您现在的位置 > 新闻中心
践行点滴公益 传承雷锋精神
发布时间:2018-03-06 10:00:50   文章来源:黄山晨刊
【字体:大 中 
打印

 □ 记者 舒俊

  3月5日,是全国第55个学雷锋日。全市上下积极开展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倡导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群公益志愿者,他们是如何理解、传承雷锋精神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雷锋精神 人人可学

  退休市民黄宗瑜做公益有七八年了,是黄山微公益团队的一员,在他看来,“我们50、60后从小就接受向雷锋学习、做好人好事的思想教育,这种教育已经根深蒂固到骨子里了。”所以即使到了退休年龄,他还积极参加团队组织的助学、发放温暖包等公益活动,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发挥余热。现在他每次带着孙子做公益,都会和孙子说,这也是在向雷锋学习,做好人好事。

  “公益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加入公益团队已经六年。践行雷锋精神就是用实际行动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双手。”市民程志峰表示,他的身边有很多活雷锋,有一次,一个男孩得了白血病,志愿者们在街头为孩子募捐善款,忙完店里的活,他打电话跟朋友相约一起去做志愿者。“我在电话里跟朋友说,我们出不起很多钱,但我们可以出力,只要能为孩子多募捐一些善款,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时候坐在店里用餐的一位女子掏出100元付餐费。她吃了一份盖浇饭共计14元,可她却告诉收银员不用找了,余下的钱让我转交给那位患病的孩子,带去一点心意。她说她没有时间,如果有时间一定会跟我一起参与。”第一次被人这么近距离地理解和信任,感动之情无以言表,也更坚定了他志愿服务的心。

 

  奉献社会 人心向善

  凌道元在开学之际参加了“关注村小、悦享童年”微公益活动,为山区的留守儿童送去温暖的礼物。他告诉记者,自己的身边也有一些鲜活的雷锋,但他们很少宣传自己,却一直坚持做公益,并且顺应潮流、服务创新,比如黄山希望工程志愿者分会创新了“关注村小、悦享童年”,以及黄山风景区的“迎客松”志愿服务活动。在他看来,当下学习雷锋精神在于内心的纯真、奉献的善美、多元的创新,做了11年公益,“坚持当初奉献社会的激情,激发更多人向善,有大爱更有温暖”是他的初心。

  3月的第一个周日,黄山爱心365公益团队年后第一次去歙县、徽州区福利院,帮老人孩子洗衣、剃头、剪指甲,陪老人聊天,陪孩子玩耍,还带去汤圆、水果、蛋糕,一起包爱心饺子。谢东情正式加入该团队持续参加活动两年多,她觉得在做公益的过程中不断反省、净化、提升自己,其实受益最大的还是自己。“雷锋精神就是帮人帮困帮急的奉献精神,是我们从小就学习、践行的。作为公益组织的义工,不光是在组织活动中学雷锋,更主要是在身边的小事中践行,一切从自我做起。”

  时代符号 内化于心

  上周末,休宁横江社区举办一次“画雷锋、说故事”活动,通过绘画和讲述,倡导少年儿童弘扬雷锋精神,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人。作为活动的策划者,张捷睿和胡海连之前做了探讨,不想再做扫地、发宣传单之类,感觉还是要从儿童培养,从而带动成人的模式上动脑子,并在活动设计上更多地鼓励青少年多参与和互动,体会学习雷锋从身边做起的快乐感,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和学习。张捷睿表示,少年强则国强,培养青少年的人格、树立良好的品德非常重要,传承雷锋精神需要多形式地引导,为青少年塑造一个纯净、美好的精神世界。

  身为一名90后大学生,吴昱南也一直践行着雷锋精神,无论是外地上学还是放假回家,他都积极参加志愿服务。“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新时代,他仍是一个符号,代表乐于助人的品质。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他可能不知道乐于助人意味着什么,但他知道雷锋故事,可以去模仿,我们都是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长大的。学雷锋是让我们对社会上的陌生人心怀善意,关键时伸出援手。”在上大学之前,他没有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学雷锋”就是公交车让座或者帮助同学这样的小事,有时做了也不会联想到“学雷锋”上去。直到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一员,有了更多时间和能力可以为更多人服务了,他便很自然地从助人到帮助一个群体。他说,“从当初为车上的一个老人让座,到能力强大后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当下不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和社会善举,都是从小有着雷锋教育的影子的,所以雷锋精神不仅是社会所提倡的,也早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了一代代人,内化到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