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新闻中心
《安徽青年报》:李瀚,驻村三年绘出“菊境盐铺”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4-07-15 08:49:15   文章来源:安徽青年报
【字体:大 中 
打印

  编者按:7月11日,《安徽青年报》刊发文章《李瀚:驻村三年绘出“菊境盐铺”新画卷》,报道团黄山市委青年发展(联络)部部长李瀚,作为全省第八批选派干部来到休宁县海阳镇盐铺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三年期间的驻村工作点滴与感人事迹。现予以转发。



李瀚:驻村三年绘出“菊境盐铺”新画卷


  狭长的村庄宛如一位衣着华丽的少女,清澈、欢快的夹溪河水像是一条银白的腰带系在少女的腰间,一望无垠的徽菊、婀娜多姿的荷花、星罗棋布的徽式房屋依靠在杨山尖的怀抱中,与状元湖上因水汽升腾而起的薄雾,在少女的盛装上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徽州画卷。团黄山市委青年发展(联络)部部长李瀚回忆,这是三年前作为全省第八批选派干部来到休宁县海阳镇盐铺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时,盐铺带给他的第一印象。

  一晃三年过去了。驻村的日子里,有过迷茫、有过挫败、有过成功、有过喜悦,这些在他结束驻村工作、离开盐铺村的那一刻,全都化作了心中深深的不舍、感恩与祝福。


盐铺村的初印象

  2021年6月10日,李瀚带着几分憧憬与干劲来到被誉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国徽菊第一村的盐铺村。很快,驻村之初的调研走访让李瀚和工作队犯了难:市场上菊花的售价持续走低,传统花农对菊花种植没有信心;村庄产业单一,缺乏品牌与特色;村庄基础设施亟待修缮,人居环境与村民期待存在较大差距;村干部“老龄化”,村里干事创业的年轻人很少,整个村庄发展的劲头不足......
  第一次驻村工作座谈会上,李瀚邀请村组干部们谈谈对盐铺村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静默片刻之后,一位村民组长带头说道:“驻村工作队拉个1000万元的项目来村里,盐铺村不就振兴了吗?”话音刚落,现场哄笑起来,李瀚则陷入沉思。
  不久,李瀚接到村民电话,反映村里的一条排水沟因连续降雨倒塌了。急性子的他穿着皮鞋便出了门,没走多远,被路上的积水和泥泞阻拦了去路。无奈,他只能一下踮起脚、一下迈大步,小心而艰难地前行。
  正在地里疏通沟渠的老党员雷洪才看见了,大声招呼道:“李书记,我背你过去吧,你皮鞋弄脏了不好。”看着与自己父亲年龄相仿的老同志,李瀚连声推辞:“不用,不用,谢谢您。”雷洪才又说:“你来村里替我们解决问题,一路都是水和泥,穿皮鞋不好走。我背你,应该的。”瞬间,李瀚黝黑的脸颊涨得通红,再次表达感谢后,匆匆埋着头、蹚着水过去了。
  “我记得很清楚,2021年6月26日,连续的降雨使夹溪河水位暴涨。当河水即将漫上堤坝的时候,守坝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喊叫起来‘水要上来了,花要没了,帮帮我......’我正不知道该怎么回应的时候,人群中突然响起另一个声音‘李书记在这里,你慌什么,听书记的’”。
  这些初来乍到时遇到的小事给李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感受到了盐铺村村民对驻村工作队的充分信赖以及真挚情感,也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盐铺村做点什么,做成点什么。”



从办实事暖民心开局

  从解决村民最关切的民生问题入手,很快成为驻村工作队的共识。通过三个月马不停蹄地走访调研,李瀚心里的“账本”也渐渐清晰了。
  想清楚了,就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从印制一张印有工作队和村干部联系电话的“连心卡”开始,向村民做出了24小时全天候服务的承诺。

  没有路灯?马上申报移民后扶项目资金18万元,在全村通组道路安装路灯264盏,点亮村民夜间出行路。

  村道不好走?马上维修入村主干道路,从6米拓宽至7米,铺设平整舒适的沥青路面。

  机耕路尚未硬化拓宽,机械下田不便,菊花运输效率低,秸秆运输人力成本高?马上硬化村组内的生产道路,从4米拓宽至5米。

  旱季菊花田缺水?组织100余人次志愿者轮流值守抽水泵,投入资金11万元解决全村旱季1600余亩菊花的灌溉问题,保障村民“钱袋子”在旱季不缩水。

  公共文体设施不足?修建健身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城里有的,盐铺村也要有。

  青少年假期无人看护、无人辅导学习?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办暑期公益课堂。

  慰问家庭经济困难村民没有资金来源?带动全村党员设立“盐铺乡村振兴公益金”,募集资金8.6万元......

  李瀚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建立了包片走访制度,每季度完成一轮覆盖503户的走访工作,每半年所辖10个村民组逐个开一轮户主会、“板凳会”。通过这些方式了解和关注村民需求,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暖民心”行动,用实际行动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驻村期间,工作队用心办实事,用情暖民心,不仅打开了工作局面,还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探寻二次振兴“密码”

  20世纪90年代,全国劳动模范、原盐铺村党总支书记李讨饭怀着让村庄改头换面、让村民生活蒸蒸日上的进取之心,不断摸索、大胆尝试,从书记带头、党员示范、大户种植,再到成立全村的菊花专业合作社,村级党组织带领村民们摸着石头过河,蹚出了一条创新、致富的菊花路。又用集资入股的方式,引社会资本入驻,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房地产,迅速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和村民比翼齐飞。曾经的盐铺村,务实创新、奋勇向前,成为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典范。

  然而,自从“明星书记”李讨饭退休后,盐铺村的菊花产业发展也日渐缓慢,至今仍处于小农经济模式,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乡村旅游陷入停滞,原有的农庄、合作社等集体产业不再运营,山塘租赁和公益林收入成为村集体经济的唯一来源。2020年,盐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有12.63万元。“哎,今年煤和化肥又涨价了,成本太高了”“菊花的价格比去年又降了不少”“花贩子压价太狠了”......村民们守着菊田诉说无奈,也让李瀚不禁感叹:盐铺村种花、卖花二十多年,为什么还是没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繁华?

  “一定要重塑盐铺村的辉煌啊!”这是李瀚驻村之初,李讨饭对他的深情嘱托。承载着近两千名盐铺村村民的殷切期望,盐铺村的产业发展迫在眉睫。

  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保障,人才振兴是根本。“村里如果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有一群有想法有能力、敢冲锋甘奉献的党员干部,有一批有活力有激情的乡村新农人,村庄就一定会有希望,未来就一定能振兴。”李瀚敏锐地洞察到了让盐铺村二次振兴的“密码”。

  村庄发展缺人才?就从选优配强村两委干部入手,通过换届选举,推选出平均年龄29.6岁的5名村两委干部,其中2人全日制本科学历。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制定每日晨会、每周例会等工作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和规矩。搭建学习平台,组织村干部到长三角地区先进村交流学习,开展“明星村干”季比活动,培养能说、会写、善干的新时代青年村干部。推动村庄产业项目化,让村干部成为村集体产业的项目经理,制定年度KPI目标,探索富民强村的新路径。

  村庄产业单一、前景不好?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同时,不断扩大产业圈、朋友圈,边干边学。作为曾经远近闻名的“菊花村”,盐铺村1600余亩菊花一直处于零散种植和初加工销售模式,缺少品牌、深加工企业和专业营销团队,导致农产品议价条件少、附加值低,花农增收难度大。李瀚介绍,驻村工作队一方面以特色产业品质提升为目标,探索“支部引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采取“支部带头、村民自愿、财政配套、企业支持”的方式,改造提升全村菊花种植环境,打造有机菊花试验田。同时,以“南山东篱”项目落地开工为契机,以“泽畔东篱”“幸福客栈”等民宿为基础,引导打造盐铺村民宿群,通过嫁接素质拓展企业,进一步丰富“菊境盐铺”的文旅内容。2023年盐铺村“繁花似锦元辰夜”跨年烟花篝火晚会、2024春季“村晚”,累计吸引4000余人次参加活动,在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累计播放量200余万。另一方面以增收为目标,与涉农高校和农科所合作,破解菊花种植过程需要“轮作”和采取农药杀虫的问题;培育直播电商,缩短农产品销售链条;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下乡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模式,实现多方共赢。

  2021年,云上游新媒体公司来到盐铺村,开办了乡村振兴农播讲堂,带来了职业技能培训产业,不仅为村庄培育了直播电商人才,更为村民打开了视野、提供了就业岗位,2022年仅这一项,就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5万余元。2023年,“讲堂”升级成为黄山市首个由强村公司独立运营的市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和黄山市人才发展集团、开化县人才培训中心建立紧密联系,通过市场化承接各类培训、会议和拓展研学活动,走出了一条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2023年,盐铺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0年的12.6万元增至154.79万元,其中纯收益50.42万元,增长了11.28倍。

  驻村期间,李瀚团结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帮助盐铺村育头雁、强队伍,理思路、谋发展,定规划、争项目,为盐铺村乡村振兴事业挥洒汗水、贡献智慧。三年来,盐铺村先后荣获全省“党员远程教育示范终端站点”、黄山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黄山市“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十佳主题党日基地”、黄山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并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经过一系列探索与实践,盐铺村的发展有了方向、村干部有了干劲、村民有了盼头。”又逢盛夏,勤劳的盐铺人正忙碌在田间院落,期待着耕耘后的收获。前不久,李瀚正式结束驻村工作,离开盐铺村回归工作岗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我驻村期间最深刻的体悟。如今,培训、研学产业已经在盐铺村初结‘花蕾’,农业作物替代也开始逐一尝试,昔日的‘菊花村’迎来新的繁华景象。参与并见证这一切,回首驻村三年的酸甜苦辣、历练与坚守,都值了。”李瀚说。